登陆

* 螺纹钢“血崩”!出口政策竟成“自杀”导火索?* 铁矿石“疯涨”!中国钢厂被外资巨头“割韭菜”?* 煤老板要哭了?焦煤价格暴跌,谁在背后捅刀?* 焦炭末日?钢厂“逼死”焦企,港口成“僵尸堆”!* 锰硅“崩盘”!钢厂“赖账”,减产变“等死”?* 硅铁绝望!镁价上涨也救不了,钢厂“屠杀”何时休?

author 2025-04-02 41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

螺纹钢:一场出口政策引发的“自杀式”下跌?

现货阴跌与期货震荡:钢贸商的至暗时刻?

昨天螺纹钢期货那走势,看得我血压都高了。主力合约2505收盘直接干到3159元/吨,跌了38个点,跌幅1.19%。你以为这点跌幅算啥?关键是持仓,直接少了15万手!这说明啥?说明大批资金在跑路,对后市根本不看好!现货市场更惨,唐山迁安的普方坯都跌到3030元/吨了,杭州中天螺纹也跌了30块,现在3210元/吨。全国建材成交量?呵呵,10.44万吨,就这量也好意思拿出来说?这成交量连维持市场信心都费劲,更别说拉动价格上涨了。钢贸商现在估计都想跳楼,手里握着一堆货,价格一天比一天低,卖也不是,不卖也不是,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。

出口新政:一刀切的“止血”还是饮鸩止渴?

最让我觉得恶心的,是那个所谓的出口新政。国家税务总局、财政部那帮老爷们,联合发布了个《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》,说啥要规范出口登记。说的倒是好听,优化服务,规范管理。实际上呢?就是变相限制钢材出口!以前还能搞点“买单出口”,现在直接给你堵死。那些靠出口勉强维持生计的小钢厂、贸易商,这下彻底完了。当然,肯定有人说,这是为了防止偷税漏税,维护国家利益。我呸!这种一刀切的政策,根本就是懒政!难道为了堵住几个漏洞,就要牺牲整个行业的利益?这种政策,短期内可能能让国内钢材价格稍微稳定一下,但长期来看,绝对是饮鸩止渴!出口这条路被堵死,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,到时候还不是要靠更大的刺激政策来解决?

需求迷雾:房地产的“寒冬”何时结束?

说到底,钢材价格的根本问题还是需求。房地产现在这个熊样,大家都看到了。恒大、碧桂园,一个个都快倒闭了,新开工面积断崖式下跌。房地产不行,钢铁的需求从哪里来?指望基建?别逗了!现在地方政府都穷得叮当响,哪有钱搞基建?就算有些基建项目,那点需求量也根本填补不了房地产留下的窟窿。现在市场都在赌,赌房地产什么时候能回暖。但我告诉你,就现在这个情况,房地产短期内根本没戏!中央再怎么救市,也改变不了大趋势。老百姓没钱,开发商没信心,银行不敢放贷,这几个问题不解决,房地产永远都是一潭死水。螺纹钢的未来?我看不到希望,只看到了无尽的黑暗。

铁矿石:矿山巨头的狂欢,钢厂的噩梦?

发运量背后的真相:谁在操控市场?

这铁矿石,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。昨天i2505合约跌了12.5元/吨,收在773元/吨,跌幅1.6%,成交量缩了,减仓2.6万手。表面上看好像跌得不多,但你看看背后的数据,简直让人火冒三丈!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647.8万吨,环比增加了132.6万吨!澳洲那帮孙子,发运量又创新高,1986.4万吨,其中1527万吨是发往中国的!巴西也不甘示弱,发了661.4万吨。这帮矿山巨头,根本就是把中国当成倾销地,拼命往中国运矿,恨不得把中国的港口都堆满!他们才不管中国钢厂的死活,只要自己的利润能保证,管你洪水滔天!说白了,这铁矿石市场就是被几家矿山巨头操控的,他们想涨就涨,想跌就跌,中国钢厂根本没有议价权,只能任人宰割。

高炉复产的“虚火”:掩盖不了需求的疲软?

这边矿山巨头拼命发货,那边钢厂还在装模作样地复产。你看看Mysteel的数据,新增了一座高炉复产,铁水产量环比增加了1.02万吨,进口矿日耗环比增加1.32万吨。好像钢厂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,需求一片欣欣向荣。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都是虚火!现在钢材的价格根本上不去,钢厂的利润微薄,甚至亏损。在这种情况下,钢厂复产完全是迫于无奈,是为了保住市场份额,防止被竞争对手吃掉。说白了,这是一种恶性竞争,大家都在硬撑着,谁先倒下谁就输了。这种复产,根本无法持续,一旦钢材价格继续下跌,钢厂肯定会再次减产,甚至停产。

港口库存:数字游戏还是真实写照?

还有那个港口库存,也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。数据显示,47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环比增加了64.91万吨,钢厂进口矿库存小幅降低了14.4万吨。表面上看好像库存压力不大,但实际上呢?这库存数据根本就是个数字游戏!很多港口的铁矿石都是压港的,根本卖不出去。钢厂的库存降低,也不是因为需求旺盛,而是因为钢厂没钱买矿!现在钢厂的日子不好过,资金链紧张,只能尽量减少库存,降低风险。所以说,这港口库存数据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,只能当个参考,不能当真。总而言之,铁矿石市场现在就是多空交织,价格震荡。但长期来看,我还是不看好。矿山巨头掌握着定价权,钢厂又没有议价能力,这种局面很难改变。中国钢厂想要摆脱被动的局面,只能靠自身努力,提高技术水平,减少对进口矿的依赖。但这谈何容易?

焦煤:被“嫌弃”的煤老板,最后的倔强?

煤矿的“甜蜜”与焦企的“苦涩”:利润分配的畸形?

这焦煤,真是黑色产业链上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环。昨天焦煤2505合约又跌了,收盘988.5元/吨,跌幅3.47%,看着就让人心烦。现货方面,吕梁地主焦原煤(S1.3、G75、回收45)都下调25元到650元/吨了。煤老板们,以前是多风光啊,现在也开始愁眉苦脸了。不过,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再怎么跌,煤老板的日子也比焦化厂好过得多。你看,煤矿那边生产节奏还是维持着,供应整体宽松,贸易商还在低价扫货,煤矿出货顺畅,部分超跌煤种成交价还涨了一点。这说明啥?说明煤矿那边还是有利润的,只是利润空间被压缩了而已。但是焦化厂呢?那就是真真正正的“苦涩”了,后面会讲到。这黑色产业链的利润分配,真是畸形到了极点!

蒙煤困境:地缘政治下的牺牲品?

蒙煤市场现在也是一塌糊涂。甘其毛都口岸,蒙5#原煤855元/吨,跌5块;蒙3#精煤1000元/吨,跌10块,成交量还一般。这蒙煤,以前是多抢手啊,现在却成了“烫手山芋”。为啥?因为地缘政治!中蒙之间的关系,说好也好,说不好也不好。蒙古国为了发展经济,想方设法地摆脱对中国的依赖,寻求多元化的出口渠道。但是,现实很残酷,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很难找到替代中国市场的方案。所以,蒙煤的困境,短期内很难改变。这帮蒙古国的煤老板,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煤卖不出去,心里干着急。这地缘政治,真是害人不浅!

补库迷局:谁在豪赌未来?

焦化企业那边,开工水平还算稳定,原料煤库存中性位置,部分企业有补库需求。但是,焦企对高价煤采购谨慎,只对低价资源感兴趣。这说明啥?说明焦企也开始“精打细算”了,不敢盲目补库,怕被套牢。现在的市场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。有人赌需求会好转,有人赌供应会收缩,有人赌政策会放松。但我觉得,这些都是赌博,没有任何依据。在没有明确信号出现之前,最好还是保持谨慎,不要轻易入场。焦煤的未来?我只能说,震荡偏弱是大概率事件。在需求没有明显好转之前,煤老板们想要回到过去的辉煌,恐怕很难了。

焦炭:钢厂的“眼中钉”,焦企的“肉中刺”?

焦企的生存困境:环保重压下的苟延残喘?

昨天焦炭盘面也是跌,2505合约收盘1582.5元/吨,跌了35元/吨,跌幅2.16%。这焦炭,真是整个钢铁产业链里最惨的环节之一。钢厂看它不顺眼,想方设法压价;环保部门盯着它,动不动就限产。焦企的日子,那是真不好过。你看现在,焦企亏损10-50元/吨左右,还在硬撑着,开工积极性不减。为啥?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!一旦停产,设备维护、人员安置,都是一大笔开销。更何况,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市场份额,一旦失去,就很难再抢回来。所以,焦企只能硬着头皮生产,哪怕亏损也要维持。这真是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”。

钢厂的“精打细算”:利润博弈的残酷?

下游钢厂那边,复产持续进行,铁水增长增加了焦炭需求。但是,钢厂利润不好啊!钢材价格回落,对焦炭有一定压力。钢厂可不是慈善家,他们才不会管焦企的死活。只要自己能多赚一点,就会毫不犹豫地压低焦炭价格。这钢厂和焦企之间的博弈,真是残酷到了极点。钢厂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,焦企只能被动挨打。这种局面,短期内很难改变。除非焦企能够抱团取暖,形成合力,否则永远都只能是被钢厂压榨的命运。

港口焦炭:无人问津的“僵尸”?

港口焦炭现货市场,现在也是一片死寂。日照港准一级冶金焦现货价格1350元/吨,跟上次报价一样,纹丝不动。这说明啥?说明港口焦炭根本没人要!钢厂都直接从焦企采购,谁还愿意买港口那些“僵尸”焦炭?港口那些贸易商,估计都想把手里的焦炭扔到海里,眼不见为净。这港口焦炭市场,真是毫无生机,死气沉沉。总而言之,焦炭市场现在就是震荡偏弱。焦企想要翻身,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竞争力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。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,对于现在的焦企来说,实在是太难了。

锰硅:一场沉默的崩盘?

锰矿库存:低位的假象与价格的挣扎?

周一,锰硅期价震荡走弱,主力合约收在6070元/吨,跌了0.36%。看着跌幅不大,但整个市场情绪都很低迷。这锰硅,真是让人提不起兴趣。现货方面,6517锰硅市场价在5700-6000元/吨,内蒙古那边基本没动,宁夏那边跌了100元/吨。你看看这价格,就知道现在锰硅有多难卖了。再看看锰矿,港口锰矿库存还在降,截止3月28日的数据,港口锰矿总量是359.95万吨,环比下降19.67万吨,听起来好像库存很低,应该涨价了吧?但现实是,港口锰矿价格根本涨不起来!天津港澳块报价约44元/吨度,跌了0.5元/吨度;加蓬块报价约43.5元/吨度,没动;南非半碳酸报价约35.8元/吨度,也没动。这说明啥?说明下游需求太差了,再低的库存也撑不起价格。这锰矿库存,就是一个假象,掩盖不了市场的疲软。

钢厂的“拖字诀”:压价策略的胜利?

钢厂现在学精了,开始玩“拖字诀”。反正需求不好,锰硅又不是啥必需品,我可以慢慢买,甚至不买。你锰硅厂再怎么减产,也扛不住钢厂的拖延战术。钢厂心里清楚,只要需求上不去,锰硅价格就永远涨不起来。所以,钢厂就等着锰硅厂降价,等着贸易商抛货。这钢厂的压价策略,真是屡试不爽。锰硅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利润被一点点蚕食,毫无还手之力。

减产的无奈:自救还是慢性死亡?

现在锰硅厂都在喊减产,说要减少供应,提振价格。但我觉得,这减产更像是一种无奈之举,是一种“自救”行为。锰硅厂也知道,减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好。但是,减产的幅度太小,根本无法改变供大于求的局面。而且,一旦减产,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丢失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,谁先减产,谁就可能被淘汰。所以,锰硅厂的减产,更像是一种慢性死亡。在没有外部力量干预的情况下,锰硅市场很难走出困境。除非国家出台政策,限制锰矿进口,或者加大环保力度,淘汰落后产能,否则锰硅价格很难回到过去的辉煌。

硅铁:镁价上涨能拯救硅铁吗?

钢招:漫长的等待与无情的现实?

周一,硅铁期价也是跌,主力合约收在5972元/吨,跌了0.7%。这硅铁,真是阴跌不止,看不到尽头。现货方面,72号硅铁汇总价格在5650-5850元/吨,内蒙古那边跌了20元/吨。这价格,已经跌破了很多硅铁厂的成本线了。现在大家都在等钢招,希望钢厂能给个好价钱。但是,钢招的结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。钢厂总是会想方设法压低价格,根本不会考虑硅铁厂的生存状况。这钢招,就像一场漫长的等待,最终却迎来了无情的现实。硅铁厂只能接受钢厂的报价,否则就只能面临停产的命运。

减产的“谎言”与需求的“沉默”?

最近硅铁厂也在喊减产,说要减少供应,提振价格。但是,这减产的幅度太小了,根本无法改变供大于求的局面。而且,很多硅铁厂都是“口头减产”,实际上还在偷偷生产。这减产,就像一个“谎言”,没有人相信。再看看需求,也是一片“沉默”。钢厂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,贸易商也不敢轻易囤货。这硅铁市场,真是毫无生机,死气沉沉。

镁锭价格的“昙花一现”:硅铁的救命稻草?

最近市场上传出一个消息,说镁锭价格上涨了,这对75号硅铁价格有一定支撑。镁锭价格上涨的原因是,陕西地区的镁锭企业开工率下降了,产量减少了。这消息出来后,硅铁市场稍微活跃了一下。但是,我觉得,这镁锭价格的上涨,更像是一种“昙花一现”,持续不了多久。因为镁锭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,只是供应减少了而已。一旦镁锭企业恢复生产,镁锭价格就会再次下跌。所以,硅铁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镁锭价格上涨上,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,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总而言之,硅铁市场现在就是弱势震荡。硅铁厂想要走出困境,必须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竞争力,开发新的应用领域。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,对于现在的硅铁厂来说,实在是太难了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okexge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