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又来了,带着他那熟悉的“对等关税”大棒,狠狠地敲向了中国。34%的关税,4月9日生效,这时间点卡的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距离他中期选举还有段日子,但已经迫不及待要拿中国“开刀”了。我呸!什么“对等”,简直是强盗逻辑!说白了,就是为了选票,为了转移国内矛盾,把中国当成了替罪羊。这种伎俩,老掉牙了,但偏偏还有人吃这一套。
你以为特朗普真是为了美国人民的福祉?别傻了!他眼里只有选票,只有权力。关税一加,看似保护了美国企业,实际上呢?羊毛出在羊身上,最终还不是消费者买单?而且,这种贸易保护主义,只会扰乱全球经济秩序,损人不利己。
更可笑的是,那些天真的国家,还真以为能和美国达成什么“公平协议”。醒醒吧!在特朗普眼里,只有利益,没有道义。他所谓的“协议”,不过是变相的掠夺,是让你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。
关税的消息一出,全球股市一片哀嚎。A股也跟着遭殃,绿油油的一片,看得人心烦。但仔细想想,这真的是关税的错吗?我看未必。
A股的尿性,大家都懂。一有点风吹草动,就跟惊弓之鸟似的,一窝蜂地往外跑。这次的关税,不过是个导火索,真正的原因,还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,是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恐慌。
当然,海外市场的暴跌,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毕竟,全球经济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美国股市跌了,其他国家也难逃厄运。但说到底,A股的大跌,更多的是心理因素,是过度反应。
那些所谓的“专家”,也跟着瞎起哄,说什么“贸易战升级”,说什么“全球经济衰退”。我呸!能不能有点骨气,有点担当?别整天只会人云亦云,吓唬老百姓。
这股市,跌多了,自然会涨。关键是要看清形势,保持理性,别被那些噪音迷惑了。当然,如果你是韭菜,那就当我没说。
面对股市的惨淡,中信证券的于翔跳出来唱高调了,说什么“市场过度反应”,说什么“现在是布局的好时机”。还说什么要搞什么“逆周期操作”,要在地产、城投领域加杠杆,推动消费扩张。
我听了就想笑。这都什么年代了,还玩老一套?地产泡沫已经够大了,再加杠杆,不怕崩盘?城投债的问题还没解决,继续借新还旧,只会把窟窿越捅越大。
当然,刺激消费是好事,但靠加杠杆来刺激,就有点本末倒置了。老百姓的收入没提高,负债倒是增加了,这消费能持续吗?说白了,这种“逆周期操作”,就是饮鸩止渴,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,长期来看,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。
于翔还说什么要“内需扩张”,靠内需来对冲海外市场的压力。这话听着挺好听,但怎么扩张呢?他没说。
难道靠那些“专家”们成天喊口号?还是靠那些花里胡哨的消费节?这些都是表面功夫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要真正扩大内需,关键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,改善他们的生活。让大家有钱消费,有信心消费,这才是王道。靠喊口号,靠搞形式主义,那是扯淡。
于翔最后还建议大家“多配置股票”,说什么“现在是布局的时间点”,说什么“顺周期板块估值低”。
我只想问一句:你的良心不会痛吗?A股是什么德行,你心里没数吗?割韭菜的镰刀,磨得锃亮锃亮的,等着大家往里跳呢。
当然,股市里也有价值洼地,但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,能不能守得住。如果你是新手,还是远离股市为妙。别听那些“专家”瞎忽悠,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:让你把钱交出来,然后他们好分红。
总之,对于中信证券的“乐观”论调,我持谨慎态度。他们的分析,可能有点道理,但更多的,是利益驱动下的宣传。作为投资者,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独立思考,别被那些噪音迷惑了。
中美贸易战,最受伤的莫过于中国的芯片产业。美国一纸禁令,卡住了我们的脖子,让我们意识到,核心技术受制于人,是多么的危险。
于是,“国产替代”的呼声越来越高,政府也大力扶持芯片产业的发展。但这条路,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。
芯片制造,是一个高投入、高风险、长周期的行业。需要大量的资金、人才和时间。而且,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,一不小心就会被淘汰。
现在,国内的芯片企业,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,但在高端芯片领域,与国际巨头相比,差距仍然很大。而且,一些企业,为了骗取补贴,搞重复建设,浪费了大量的资源。
除了芯片,新能源车也是“国产替代”的重点领域。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,发展势头迅猛,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,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。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,如电池、电机、电控等,仍然面临着挑战。
电池方面,虽然中国的电池企业,在全球市场占据了很大的份额,但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、寿命等方面,仍然有提升空间。电机方面,高性能电机,主要依赖进口。电控方面,技术积累相对薄弱。
此外,新能源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,仍然滞后,充电难的问题,依然困扰着消费者。
总之,“国产替代”是一个伟大的目标,但实现起来,绝非易事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不能急功近利,更不能弄虚作假。否则,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中国经济,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,而地方债,就是悬在它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。尤其是那些依靠土地财政、盲目扩张的城投平台,更是岌岌可危。
于翔之流,居然还鼓吹要给城投平台“重新加杠杆”,简直是脑子瓦特了!难道是嫌雷不够响,想炸个大的?
要知道,城投债的本质,就是“借新还旧”,寅吃卯粮。一旦资金链断裂,地方政府无力偿还,等待它们的,只有破产清算。而这,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,冲击整个金融体系。
所以,解决地方债问题,不能靠“加杠杆”,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的运营模式,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,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。
说到房地产,那更是中国经济的一颗定时炸弹。房价高企,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质量,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。
于翔还提到了“货币化安置”,想靠这个来拉动房价。呵呵,这招早在几年前就用过了,短期内可能有点效果,但长期来看,只会让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。
房地产的根本问题,是供需失衡。一方面,大量的房子空置,另一方面,很多人买不起房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不能靠“货币化安置”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,而是要增加供给,抑制投机,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。
为了刺激消费,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政策,比如消费券、以旧换新等等。但这些政策,效果如何呢?
短期内,可能有点作用,但长期来看,边际效应递减。老百姓不是傻子,他们知道,这些补贴,只是杯水车薪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要真正刺激消费,关键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,让他们有钱消费,有信心消费。而不是靠这些花里胡哨的补贴政策,搞形式主义。
总之,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,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能被那些“专家”忽悠,更不能急功近利,而是要从长远考虑,制定出真正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。
中美贸易战的阴影下,香港股市首当其冲,成了惊弓之鸟。外资如同嗅到危险气息的候鸟,纷纷南迁,留下港股独自在风中瑟瑟发抖。
于翔之流轻描淡写地说,这是外资“全球资产配置”的需要。屁!说白了,就是不看好香港的未来,觉得这里已经不再安全、不再有钱可赚了!
香港的特殊地位,曾经是它最大的优势。但现在,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消失。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,香港的经济地位正在被边缘化。再加上政治环境的变化,外资对香港的信心,自然会受到影响。
相比之下,于翔似乎更看好A股,认为它是“价值洼地”,能吸引外资回流。
呵呵,A股的“价值洼地”,恐怕只有“割韭菜”的价值吧?外资不是傻子,他们比谁都清楚,A股是一个政策市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
当然,如果中国政府真的下决心改革,改善营商环境,A股或许能迎来转机。但现在看来,这种可能性并不大。
外资的动向,是市场情绪的晴雨表。他们的撤退,是对香港和中国经济投下的不信任票。我们不能视而不见,更不能自欺欺人,而是要认真反思,找出问题所在,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重塑外资的信心。
A股市场就像个喜怒无常的孩子,动不动就给你脸色看。这不,中美贸易战一升级,它又开始闹脾气了,大幅波动,看得人心惊肉跳。中信证券的于翔,站出来分析说,这是市场“过度反应”,还说是因为海外市场恐慌情绪的带动。
我呸!什么“过度反应”,什么“海外市场带动”,这都是借口!A股之所以波动这么大,根本原因还是自身体质虚弱,缺乏抵抗力。
A股市场长期以来,充斥着各种乱象:内幕交易、操纵市场、信息披露不透明……这些毒瘤不除,A股永远也长不大。
于翔之流,只会粉饰太平,掩盖真相。他们是既得利益者,自然不希望看到A股发生真正的变革。
于翔还分析说,特朗普为了明年的中期选举,可能会有所收敛,不会继续加码贸易战。
呵呵,把希望寄托在特朗普的“良心”上,还不如指望母猪上树!特朗普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,他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,不择手段。
中期选举固然重要,但如果能通过打压中国,获得更多的选票,特朗普绝对不会手软。
所以,我们不能对特朗普抱有任何幻想,而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。
总而言之,对于金融市场的“砖家”们,我们要保持警惕,不能盲目相信。他们的话,听听就好,千万别当真。毕竟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独立思考,才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