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陆

科力远股权激励再起波澜:目标激进或存隐忧,恐重蹈覆辙

author 2025-05-22 4人围观 ,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

科力远股权激励计划再起波澜:目标激进背后的隐忧

科力远,这家在混合动力电池材料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,最近又因为股权激励的事情被上交所盯上了。5月20日这天,中国网财经发布了相关报道,起因是科力远发布了2025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,但这份计划的目标设定,似乎让监管层有些疑虑,一纸监管工作函便发了下来。这让人不禁想起最近关于股市的各种“新闻”,以及一些企业在资本运作上的小心思,科力远这次,是真的想激励员工,还是另有打算?

上交所的问询:理想与现实的距离

这次科力远抛出的“馅饼”,是计划授予总额不超过8300万份的股票期权,占公司股本总额的4.98%。方案中,2025年、2026年、2027年的营收目标分别是50亿、70亿和100亿人民币,或者净利润分别达到1.5亿、2.25亿和3.5亿人民币。看起来很诱人,但问题是,科力远的历史业绩摆在那里,理想和现实之间,似乎隔着一条不小的苏花公路。上交所的问询,正是针对这些目标设定的依据、合理性和可实现性。毕竟,资本市场不是“fantasy life i: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”,不能靠空想来实现价值。

科力远的回复:订单驱动的乐观预期

面对监管层的疑问,科力远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。他们说,未来几年,电池材料、电池和储能三大业务板块的营收将分别达到22.38亿、26.13亿和31.07亿元(电池材料),15亿、16.51亿和18.16亿元(电池),以及20.15亿、32.84亿和52.59亿元(储能)。加总起来,2025-2027年的总营收预计将达到57.54亿、75.48亿和101.82亿元。科力远强调,这些数字都是基于现有订单情况做出的预测。但这种乐观的预期,真的能实现吗?要知道,市场瞬息万变,别到时候像“布莱顿 对 利物浦”的比赛一样,爆个大冷门,那可就尴尬了。

历史的镜子:前次激励计划的阴影

更值得注意的是,科力远在2022年还搞过一次股权激励计划,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当时的考核年度是2023-2025年,目标是2023年营收不低于60亿,2023-2024两年累计不低于150亿,2023-2025三年累计不低于280亿。结果呢?第一个行权期就没达标,而且从2024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来看,第二个行权期也悬了。前车之鉴,后事之师。这次又搞这么高的目标,难免让人怀疑,是不是有点“路怒症”上头,不顾实际情况,硬要加速超车?

碳酸锂价格的“锅”与未来预期的合理性

科力远把上次激励计划失败的原因,归咎于碳酸锂价格的暴跌。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,毕竟原材料价格对电池行业的利润影响很大。但问题是,这次科力远在制定新的激励计划时,是否充分考虑了未来碳酸锂价格的波动风险?他们说已经充分考虑了,但这个“充分”到底有多“充分”,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。如果未来碳酸锂价格再次出现大幅波动,那这次的激励计划,会不会再次变成“王文洋包养”的传闻,看似光鲜,实则难以实现?

激励计划:是馅饼还是画饼?

科力远的这次股权激励计划,究竟是能激发员工斗志、推动公司发展的“馅饼”,还是一个难以实现的“画饼”?这恐怕还需要时间来检验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对于投资者来说,除了关注这些激励计划之外,更应该关注科力远的基本面,以及整个新能源电池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。毕竟,只有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激励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。盲目乐观,只会让自己掉入“深坑”。希望科力远能吸取之前的教训,踏踏实实地搞好经营,而不是把精力放在“刘扬伟”式的资本运作上。当然,如果“主权基金”能出手相助,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,但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。

请发表您的评论
不容错过
Powered By okexget.com